技術文章
【JD-CQX7】【競道科技氣象環境監測設備,深耕行業十余年,歡迎垂詢問價,更多優惠!】。
農業用多功能自動氣象站選哪種?提高產量的關鍵設備
在現代農業生產中,多功能自動氣象站已成為提高產量的 “科技利器"。但市場上設備種類繁多,功能參數各異,農戶該如何選擇?其實,選對農業氣象站的核心是 “按需匹配",結合種植品種、規模和環境特點,才能讓設備真正發揮增產作用。
農業用多功能自動氣象站的選型需緊扣三大核心要素。首先是監測要素的全面性,基礎配置應包含空氣溫濕度、降水量、風速風向、日照時數等氣象數據,同時必須具備土壤墑情監測功能(土壤含水量、土壤溫度),這對灌溉決策至關重要。其次是數據傳輸的穩定性,優先選擇支持 4G/NB - IoT 無線傳輸的設備,確保在田間復雜環境下數據能實時上傳至手機或管理平臺。最后是設備的耐用性,需具備防水、防雷、抗腐蝕性能,能耐受高溫、暴雨、霜凍等農業生產常見的天氣。
不同種植場景需匹配不同類型的氣象站:
大田作物(玉米、小麥、水稻等)種植適合經濟型多要素氣象站。這類設備價格適中(單套 1 - 2 萬元),重點監測土壤墑情、降水量和積溫數據。比如通過積溫統計可精準掌握作物生長周期,確定最佳施肥和收獲時間;土壤含水量數據能指導節水灌溉,避免大水漫灌導致的根系腐爛。建議選擇帶太陽能供電的型號,適應大田無市電接入的環境。
設施農業(大棚、溫室)更適合智能聯動型氣象站。除基礎氣象要素外,需增加二氧化碳濃度、光合有效輻射、葉面濕度等專項監測功能,價格通常在 2 - 4 萬元。這類設備可與大棚的卷膜器、補光燈、灌溉系統聯動,當二氧化碳濃度低于 800ppm 時自動開啟氣肥設備,光合有效輻射不足時觸發補光系統,實現精準調控,一般能使果蔬產量提升 15% - 20%。
果樹、茶園等經濟作物種植應選擇高精度定位氣象站。由于山地、坡地存在小氣候差異,需設備支持多點監測和數據對比分析,價格在 3 - 5 萬元。通過監測不同地塊的濕度差異,可針對性防治霜霉病、炭疽病等病害;結合風速數據調整農藥噴施時間,能提高藥效利用率 30% 以上。
選購時還要注意實用功能:是否支持手機 APP 查看數據,能否設置土壤干旱、暴雨等自動預警,數據存儲容量是否滿足年度分析需求。新手建議選擇廠商提供安裝調試和培訓服務的產品,降低使用門檻。
農業用多功能自動氣象站的價值,在于將 “靠天吃飯" 變為 “知天而作"。通過精準監測和科學決策,既能減少水肥浪費、降低病蟲害損失,又能充分利用氣候資源提升作物品質。選對適合自身種植場景的氣象站,讓每一寸土地都發揮最大潛力,這才是實現增產增收的關鍵。